据央视新闻 ,乌克兰空军8月23日发布消息称,当天凌晨一架米格-29战斗机在执行战斗任务后在机场降落时失事,飞行员死亡。
事故原因和具体情况正在调查中 。
图片来源:央视新闻
8月22日 ,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战报称,16日至22日,俄军控制了顿涅茨克地区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共9个定居点。俄军使用高精度武器和攻击型无人机对乌克兰相关目标实施了6次集群打击 ,乌军工企业及其保障运营的能源设施、炼油厂 、弹药库遭到破坏。
乌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同一天称,当天前线地区共发生107次战斗,乌军正努力挫败俄军的进攻计划,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多地发动了30次进攻 。
图片来源:央视新闻
会晤后一周 ,局势升温,为何冲突升级?
据央视新闻,8月21日夜 ,俄军对乌克兰多地实施大规模空袭;乌方称,俄方动用了574架无人机和40枚导弹,乌克兰西部的美资企业伟创力(Flex)电子工厂受损 ,至少15人受伤。
乌方称这是对“美国投资”的有意打击,并迅速组织回击,在次日对俄罗斯的德鲁日巴输油管泵关键站点实施攻击 ,俄罗斯供给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原油随即暂时停摆。有关方面称,恢复至少需要5天 。同一天,乌军称 ,他们还在塞瓦斯托波尔摧毁了俄军的侦察无人机设施。
这一轮攻防下来,俄罗斯把战火推到了乌克兰最西部的民用产业目标,乌克兰则对俄罗斯境内的能源“血管 ”进行了“外科手术”,阿拉斯加会晤营造的和谈气氛顿时跌回冰点。
阿拉斯加会晤才不过一周 ,为何俄乌冲突不降反升?
首先,双方条件鸿沟并未因美俄首脑会晤而缩小。阿拉斯加会晤后,美俄均未公布停火框架、三方会面时间表或执行清单 ,双方通报多以“富有成效”“将继续接触 ”等原则性表述收尾,特朗普政府也没有拿出可落地的成果 。相反,路透社等多方报道显示 ,俄罗斯的诉求仍是要求乌方在主权与安全架构上做出让步,这对乌克兰来说完全无法接受。由于关键分歧未被缩小,因此 ,这种僵持在一周内酝酿转化为火力与舆论场的同步加压。
其次,美欧立场协调虽有进展,但方案设计仍处在“可行性评估”阶段 ,核心问题尚无定论 。譬如,是否引入第三方机制以及由谁“挂旗”?挂联合国旗,会面临常任理事国博弈;挂北约旗,会触碰俄方红线 ,更现实的做法是什么?又譬如停火监督的技术与人力配置如何安排?从卫星与无人机持续监测,到沿接触线设置观察点与热线,如何界定违规?如何在交火频繁地带保障人员安全?都需要细化规则。此外 ,违约惩罚与激励机制如何设置?是否设置“自动触发 ”的金融与贸易惩罚条款?以及是否把被冻结的俄方境外资产收益与重建基金挂钩等等,上述要素彼此牵连,任何一环没有达成共识 ,整套方案都难以落地。
最后,双方都判断时间对己方有利,于是用战场行动为谈判“提价” 。俄方押注的是消耗战与国际注意力衰减 ,用密集的远程打击与前线缓推,拉长对手财政和人力压力,并把欧洲冬季能源议题纳入博弈。乌方押注的则是“精确+纵深”组合拳 ,持续打击俄方能源设施、管道与军工节点,迫使俄方把防空与后勤摊薄,用可见的战术收益换取谈判桌上的议价空间。
正是在这样复杂交错的因素下,阿拉斯加会晤后 ,局势反而出现了升温 。
正是在这一背景下,特朗普放出信号,表示将在两周内判定和谈是否有进展 ,然后决定是否对俄实施大规模制裁。
舆论认为,这是特朗普熟悉的“计时器外交”。《华尔街日报》称其为“熟悉的两周期限 ”:把一段明确的期限公开化,同时把“我给过机会”的叙事摆上台面 ,以时间倒逼谈判各方,也为后续政策加码预热 。阿拉斯加会晤没有产出可执行的停火或三方会面安排,倒计时的设置相当于把责任前置公开——若两周后没有实质动静 ,升级就更容易获得政治上的正当性。
从过往经验看,特朗普屡次使用“计时器”制造谈判压力,虽然并非次次“立竿见影 ” ,但共同点是,期限公开后,谈判节奏与市场预期多少会被牵引。至于此次“计时器”是否有用,关键还在于截止日之后 ,是否真的有制裁措施落地。此外,欧洲的承压能力与配合度也会决定震慑能走多远 。若美国制裁过急而欧洲盟友准备不足,政治阻力反而会消耗威慑作用。
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
十大正规实盘配资平台-实盘的股票杠杆平台-股票加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记者辛圆3月25日,博鳌亚洲论坛旗舰报告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...
记者王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周一在“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...
记者|赵阳戈年初,证监会就修改《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》部分条款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,市场也将注意力投向了...
3月24日,易方达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公开发售。该产品跟踪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,这个指数是什么?有哪些优势?投资价值如何?...
2025年3月25日,倍轻松(688793.SH)公告称,公司股东宁波倍松投资有限公司(简称“宁波倍松”)拟通过大宗交易...